2020年/02月/23日

首页回退

道德经与艺术创作

一、《道德经》与艺术创作的态度   

无功利的创作态度是我们能创作出有灵气作品的灵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这句话启发我们在艺术创作的时候,让心归静,身心神归在一处,清除内心纷乱的想法,放下世间的名利地位,单纯、纯粹地去创作。有很多的艺术家,在成名之前,默默地潜心创作,有了不菲的作品,可是却在成名以后被扑面而来的名誉金钱所蒙蔽,内心的平静被打破,再也无法恢复之前的本心而自由创作。

这是一类人,还有一类仍然活跃在公众的眼前,可是所创作出的作品却早已变味,从充满灵性的灵魂创作变成了为了金钱的图利之作。

在一些伟大的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创作时的静谧的空间,在创作的时候将自己沉静在艺术作品里,有时甚至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几个月不出门不见人。这样的寂寞是成就伟大作品和艺术家的必要条件,面对自己的本心,直面自己创作的热情,是在寂寞的日夜里锻造的。

中国古代的艺人,著名的大家,在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之前,会先沐浴更衣焚香静坐,以一系列的静心行为让自己忘掉尘世烦恼,现实的身份地位,达到身心合一,清净自然的境界。无功利的所求,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鬼斧神工的佳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没有既定的功利目标,才能有更多更有灵魂、更真诚的创作。出入于自然、人工之间,游刃有余。   

其中创作态度具体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创作者对待自身的态度;另一个是创作者对待自己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的态度。   

(一)创作者对自身的态度。

“冲虚”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动的意义。人要时刻保持“虚”的状态、心态才会有动力进步,“道冲,而用之或弗盈。”[3]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了,那就永远无法获得进步,也不会再吸取别人好的建议。孔子是祭礼的专家,可是每次到一个祭礼的地方,他都会详细地询问祭礼的细节和流程,这是因为,他知道时代在变化,地点在变化,虽然他在祭礼方面有很多的经验,但还是悉心请教,保持着“虚”的状态。这样,即使有了变化,他也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不至于到了正式祭礼的时候出现差错。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天地之间正因为有虚空的存在,才能使万物生长,使气流不断。正因为有虚,才使万物生生不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中的“中”,其实是老子所讲的“冲”。老子告诉我们要保持“虚”的心态,才能不断进步。

“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例,他的书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境界在五十多岁之前,他初步确立自己的书法特征,‘雄’中带‘媚’‘点画皆有筋骨’;
第二境界在五十岁至后六十五岁,这一过程中颜体特征形神兼备,经其反复锤炼,颜体终至成熟;
第三境界在六十五岁之后的十年里,在其点捺撇画中既留着生活的磨砺,又在笔墨的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不屈。”[5]颜真卿正是对自己的书法保持着“虚”的态度,才会有颜体的不同阶段,越来越成熟的风格和劲道。     

(二)创作者对创作作品的态度。

除了创作者对自身的态度外,创作者对创作后的作品的态度在《道德经》中也有体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我们将作品呈现出来,而不将其独占,保持其作品自身的开放性,海德格尔说过:当艺术遇见了观众,一件艺术作品才真正的成为艺术作品。

我们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意义,欢迎他人的艺术理解,批评借鉴,这样我们的艺术作品才有更好认识自身的空间,才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开放性、融合性。我们不依仗着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来标榜自己,放下已有的成就,才会更有动力追求更高远的进步。

最后老子总结“功成不居”,告诫我们不要停留在已经达到的过去的成绩上,不要居功自傲。要懂得感恩在创作道路上帮助教导过自己的人,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有太多帮助他成功的人,我们要心怀感激,谦虚去看待创作出的作品,人生的经历。  

二、《道德经》与艺术创作的方法

从古至今,中华文明产出了缤繁不同的艺术流派和作品,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作品。这些不同的艺术作品应有一个集体要遵守的创作准绳,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理念的传播需要一个底线,一个准绳。“道法自然”这就是我们艺术创作的准绳。    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阐释老子所讲的“自然”,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天然。天然就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的自然轮替。第二个,人性的自然叫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性。像‘食色,性也’。第三个,合乎自然规律的、人为的种种措施,都叫自然。‘无为’,就是没有违反自然的规律。”[7]我们的艺术创作要跟随这三个自然中的人性,还有合乎自然规律。

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为了人类和谐持续的生存发展,我们的艺术创作不能鼓吹使人丧失德行的内容,我们要以道、德为准绳来规范我们的创作。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8]同样也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还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9]回归本心,不造作而作。在藝术的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学习其基本功,对所有的基础一招一式的磨练烂熟于心。拿作画来讲,开始先由招式入门使得手能听从于心,表达于心,再心手于一后忘乎技巧、知识并从心感发创作于纸上。

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最能打动我们的,最饱有深情的作品才能流传于世,千年不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1]这两章的内容向我们揭示了“道法自然”的创作的具体方法。

自然界里的东西没有一件是有着绝对直线的东西,都是有弧度的。像看似平面的海面,它其实是有不断的波浪连绵起伏连成一片,正所谓“大直若屈”;从心而生最真实的情感无需华丽的技巧遮掩这是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我们可以理解真正的高人是低调隐秘的,有正真的实力才不会急于显示自己的才能。  

三、《道德经》与艺术创作的内容   

艺术创作要以“道”为创作的准绳,“道法自然”同时也是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选取内容和选择学习欣赏艺术作品的筛选条件。

艺术的创新是我们每一代文人骚客和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求新求异的主题也始终盘旋在中华艺术文学的高空。在正常范围内的抒情我们是不反对的,但是如果作品内容违反了人伦道德自然规律,这样的艺术作品是不该流传于世的。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2]这同样可以启发我们对艺术作品内容的呈现,“慈”可理解为希望可以让人们通过创作出的作品,感受到对生命的深情,对天道人伦的敬畏。作者可以将自身充沛的关爱之情灌注到作品当中,使人们感受到温暖,让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品德和社会心生向往。“慈,故能勇”因为是心系大众之作,所以勇于表现。

“俭”则是希望我们在作品的呈现中尽量不要刺激人们的欲望引发奢侈享乐之风,好的艺术作品应该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的平静才能更好地感受生命的美好,才知道感恩拥有,从平日的点滴中获得快乐。

“俭,故能广”因为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才可以更广泛地感受世界,才能拥有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中透露出了老子对天道的敬畏,对人民的责任。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孔子述而不作,天道自然运行,突发的各异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有,但适不适合表达出来,宣扬出来,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的。当我们要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理论之前,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警惕性。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不敢为天下先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便是当你深思熟虑之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发现这个新的理论或者观点是有利于天道的运行,人民的发展的,那就要勇敢的为天下先,这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智慧。所谓“玄同”,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听一句话从两个方面听,看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   

我们应该有以上这样的觉悟。并且作为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必然要有所学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3]这一句中告诉我们追求知识要用道、用自然的规律来做衡量的标准,来筛选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并不是遭遇到什么样的文化教诲都一律全盘接受,在自己的内心要有明确的原则和智慧。同样的,在我们作为创作者,文化输出的时候,要用道的标准来筛选可以呈现给世人的作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或是时代不断的更迭,能留下来的作品,是正道的。  

四、结语

儒学激人奋发,道家慰人心境,中国的许多文人墨客在《道德经》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因此在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中常带着遗世独立的超脱,与此同时在道家的影响下中国诗、中国画多了一种独特的品性。要理解体会中华民族的文人诗画,《道德经》是我们必备的理论基石。

《道德经》中包涵了对世人的关怀和指引,并为我们指出了世间的正道,正道的精髓不变,而具体的引申内涵和对我们的启发还需要我们结合《道德经》的精髓和当今时代的特质潜心体悟。人间多艰辛,唯有正道值得我们去践行。  

本文来自于网络,自己做了格式和加工